一
.
教材分析
本課是浙教版初中信息技術
(八年級下冊)第七
課
《動作補間動畫)
)的內容,在前面的課時中,學生
已經認識了F l
a s
h的界面,學會了繪制簡單圖形及
庫、元件的使用,但是沒有讓元件在舞臺上真正地動
起來。本課教材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認識關鍵幀,
學會制作動作補間動畫來得到一般性思路及操作步
驟,為將來學習形狀補間動畫及圖層動畫打下知識與
方法上的基礎。
=、學情分析
從知識上講,通過前段時間的課堂學習,學生已
掌握了工具欄及元件的使用,從方法上講,大多數學
生對動畫的制作從什么地方人手、有哪些步驟還比較
模糊,但是他們都希望讓自己的元件在舞臺上真正地
動起來,體驗一下技術帶來的動感藝術。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認識關鍵幀。(2)讓學
生學會制作動作補問動畫,學會設置
“縮放、旋轉、
緩動”等選項,做出各種動畫效果。
過程與方法:(1)讓學生學會制作補間動畫的一
般性思路及操作步驟。(2)讓學生養成從庫中調用元
件的操作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通過Fla
sh技術手
段,做出各種動畫效果,從而來正確表達自己的個性
化想法。
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動作補間動畫制作。
教學難點:補間動畫制作的一般性思路。
五、教學準備
網頁輔助材料、投籃動畫源文件
(半成品的F L A
文件)、主題創意材料一份、極域多媒體教室系統4。O
版本。
案例園地
信
息
技
畫 教學案例
六.教學過程
口
/張秀常
7
f
t課
1.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以前的課時中,我們學習了Flash
動畫制作當中的一些基礎知識與技能,但是還沒有讓
元件在舞臺上真正地動起來。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
段動畫
“球體運動”,如圖1所示,同時請同學們分
析以下問題。
圖
1
(1)小球是從什么地方調用過來的?
(2)小球的起點與終點在什么地方?
(3)小球的運動軌跡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分析簡單的
“球體運動”動
畫,激發起學生制作動作補間動畫的積極性,同時也
培養學生邊思考、邊分析的欣賞習慣。
2.任務一:“練習室階段”
師:請同學們進入
“練習室”,按要求完成如下
任務,同時可以到
“網頁幫助材料”中學習操作技術。
(1)繪制小球,將其轉化為元件。
(2)將小球從舞臺的左側移動到舞臺的右側。
(3)要實現以上的動畫效果,制作步驟是什么?
學生快速進入制作動畫狀態,打開F
l
a
s
h M X
2
0
0
4進行制作,并和同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在和學生的交流中得到學生已有了動
畫制作知識與方法的基礎,教師不急于給學生廣播演
示,而是給學生提供了
“網頁幫助材料”,鼓勵學生
自主學習,同組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回答學生的各種疑難問題,并注意
總結學生在操作中的共性。請一名學生上臺演示操
201
1?03?31
信
息
技
7
l
t課
≯ 醺
辯
案例園地
作,要求邊操作邊圍繞以上j個問題進行講解。
生:小球繪制后,轉化為元件,到庫中我們可以
多次調動,這樣很方便呀。操作步驟嘛,在第1幀上
插入關鍵幀,把小球放左側,再在第6 0幀上插入關
鍵幀把小球放右側,在
“屬性”面板上選擇
“動作”
補間動畫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上臺演示操作,不但讓學生
落實動作補間動畫的操作步驟,而且教師要引導學生
從中總結出補間動畫制作的思路。
教師板書補問動畫制作的思路:起始關鍵幀、終
止關鍵幀、創建補間動畫。
學生在同學演示操作及教師板書總結下,繼續完
成
“練習室”中的任務。
3.任務二:“加工坊階段”
師:請同學們進入
“加工坊”,打開
“投籃.FLA”,
按你實際體育課中投籃的經驗,確定籃球的運動軌
跡,并注意籃球在運動過程當中的速度變化、籃球的
旋轉程度、由遠近而形成視覺上的大小變化等因素,
如圖2所示。
圖
2
學生一邊閱讀
“網頁幫助材料”,一邊按教師提
示,在
“屬性”中對于
“縮放、旋轉、緩動”進行設
置。
設計意圖:由生活經驗的要求來引發技術上的操
作,體現了技術是為解決生活問題的新課程理念。
教師在巡視中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請一
名學生上臺,邊演示操作、邊講解設計思路,一起鞏
固
“加工坊階段”的學習成果。并提出問題:在
“緩
動”選項中的數值為正數與負數,各體現出什么動畫
效果?請學生嘗試一下。
生:數值正表現出減速效果,而負數則表現出加
速效果。
師生共同總結,并板書:動作補間動畫可實現一
個對象
(如元件)的位置移動、大小、旋轉、顏色及
透明度變化等效果。
2O1
1。03。32
4.任務三:“創意園階段”
師:在
“加工坊”中已完成任務的同學,請你來
到
“創意園”,打開
“鴨子過河.F
L
A”,利用剛才所
學的內容,幫助小鴨子過河,如圖3所示。
圖
3
學生迫不及待地進行思考、操作。
教師在巡視中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注意
學生在制作過當中出現的共同問題,并積極引導學生
對他人作品的多樣化評價。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制作補間動畫的一般性思
路及操作步驟,讓學生體驗動畫技術在動態創意描述
上的價值。
5.教師課堂總結
(1)補間動畫制作的一般性思路及操作步驟。
(2)動作補間動畫的含義及操作對象。
(3)技術的個性化表現方式。圜
(作者單位:浙江象山丹城第二中學)
一
氡.
譯
一
一
l.此課從教學環節上看,分別設計了
“練習室”、
“加工坊”、“創意園”三個教學任務,由易到難梯度
推進,操作上由淺到深層層深入,不但照顧到不同學
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也適合初二學生一般意
義上的思維發展。
2.在日常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我們重視對于
學生在知識與技能上的訓練,而忽視在過程與方法上
的探索,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的培養。此課經過
課堂教學實踐后,本人感覺到學生在制作補間動畫的
一
般性思路及操作步驟上有十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
領悟到了技術的文化特征需要與個人表達融為一體。
這是此課最大的亮點!
(點評人:浙江象山縣教研室
陳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