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補間動畫》
新課標下的信息技術教學必須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
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前我總得
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操作。其實,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
作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
有聽見你在說什么。這種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是一
門新課程,它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
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這節課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動畫案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
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生對
flash
動畫已有一定的認知基礎和興趣,渴望
更深層次的去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創作出自己的一
個動畫短片。于是這節課我用一個有趣的、很有特點的動畫案例導入,正好滿足了學生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一來,學生既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同時也通過觀看動畫案例了
解的形狀補間動畫的特點和魅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本課主要教學方法有“創設情境法”、“任務驅動法”同時采用“實例演示法”和
“賞識教育法”等等。通過情境導入,以任務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創造學生自主學習
的平臺,學生也會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
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二、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創設情境:有目的地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
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
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于
是,這節課我把教學任務設置為基本任務(保證百分之八十的同學都能完成)和拓展任務
(一半左右的學生能夠完成)
,所有任務都完成的同學我就讓他們擔任小老師
"
的角色,把
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
"
小老師
"
們得到鍛煉,
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
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我們
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
"
特困生
"
,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
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
和諧氛圍。
三、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以任務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任務驅動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
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展
性特點的課程。另外,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
讓學生從電腦
上有新發現、有新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蘊含的知識、技巧真多,激發他們的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