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個人成長
劉中華
摘要:本文講述了本人走向心理咨詢師的心路歷程,通過對自我成長經歷的全面回顧及剖析,
闡述了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歷程,深層次地審閱并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征,從而揭示了自己想成
為心理咨詢師的內心追求和渴望,并對自身從事心理咨詢師職業所具備的條件及不足進行了分析,
指明了自我的努力方向。
本人現年
38
歲
,
目前是一名家庭主婦
由于本人的興趣和實際需要,和一直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很感興趣
,
并立志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以后從事心理咨詢工作
,
在他人需要時提供幫助,為社會承擔
一點責任。心理咨詢工作是我心中一個理想的職業追求,也是我心中的夢想,這一夢想的與我個人
的成長經歷與個人的特質息息相關。
一、自我成長分析
(一)童年的經歷,是我的人生寶貴的財富
我生在內蒙古赤峰市的一個很普通的工人家庭,我的父母就和當時許許多多的勞動人民一樣,
勒勞善良,而且也頗有當時很普遍的“多子是?!钡挠^念。在我的上面,已經有五個哥哥姐姐,我
想父母在生我的時候一定很希望我是個男孩子,可是偏偏事與愿違,生出來才發現是個女孩,所以
父親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很想把我送給別人撫養,
直到我一周歲左右,
才在親戚朋友的百般阻攔下,
決定把我留下來。這件事本來我是沒有什么印象的,只是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每每和哥哥姐姐發
生什么矛盾,這件事常常會被當成一個笑話提出來。在幼小的心里,說成是傷害是有些太過沉重,
但本身并不是一件很讓人快樂的事。人們常常會覺得做為一個有很多孩子的家庭里最小的妹妹應該
會是很被寵愛的,其實并不完全是這樣,好多時候哥哥姐姐會以比父母要求他們更嚴格的態度來要
求你,約束你,對于任何事情常常更少有發言的權利。記憶中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靜靜的觀想,
誰今天的心情好,
誰的心情不怎么樣,
發生了什么事情影響了他
(她)
的情緒,
他為什么會開心
(或
者不開心)
,如果換作是我,我會怎么處理這件事等等問題。這可能應該算作是我人生中對于心理問
題的最初探索。
小學時,我是各科老師的驕傲,因為不論是哪一門考試,或者各門功課的競賽,只要我參加了,
年級組第一一定是我的。不管是在同學或者家長中,羨慕或是忌妒的眼光永遠圍繞著我。每次在家
長會后,
都會有半數以上的家長以我為榜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是每次有人在父母面前夸我的時候,
父母的反映常常很平靜,他們會告訴人們他們的所有兒女學習都很出色,這個能夠學習好是很正常
的,只是延續哥哥姐姐的傳統而已。父母的冷淡讓我多多少少有點失望,但是我并沒有氣餒或是放
棄自己的努力。
就是這樣的環境,教會了我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同時也看待自己。學著在失敗或者成功
的時候冷靜的面對問題,不過分開心,也不會非常失望,努力的爭取但從不奢求;學會了站在不同
的立場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的去考慮別人的感受;也學會了不吹捧也不招搖,平靜的尋找最直接最
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不能不說,是童年獨特的人生經歷,給了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二)成長中遇到挫折,卻成為我人生的試煉之金
父親在我十六歲的時候過世了。這對于一個還沒有成年的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幸,但是我知道世
界上有好多的人曾經經歷和我一樣的磨礪,我只是他們中和一員。不同的是,我繼承了父親果斷的
個性和冷靜的思考能力。一九九五年我考上了大學,成了六個兄弟姐妹中唯一一個大學生。對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