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國家電網的飛速發展,電力安全生產模式已經成為最適應當今社會電力企業需求、深化國家電網體制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各個電力公司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力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精神和國家電網相關部門關于“國家電網安全準備會議”視頻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⑴。
各大電網公司依托日異月的IT技術并結合目前高速發展的網絡信息化平
臺,建設和完善快捷、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在業務規范化和標準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和信息資源,建立一個資產運行監管與分析、資產評估與維護、安全保障與監督、調度指揮與協調諸環節的,統一、集中、規范、可控的、協調運作的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綜合信息平臺[2],為電力安全生產與電網經濟運行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管理手段和工具,提高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為電力安全生產提供決策支撐。
電力系統由發電系統、輸電系統和配電系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在發電環節中,發電元器件是整個發電系統的保護對象,這樣可以確保發電廠能安全穩定的運行,當電氣故障發生時,可以降低對電氣設備的損壞程度及影響范圍,而配電網作為輸配電系統的中央樞紐,關系到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和經濟的穩定
[3]
。
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停電事件發生于美國和加拿大東部地區。美國和加拿大的多個城市處于停電狀態長達30多個小時。據初步統計,北美的紐約、底特律、克利夫蘭、握太華、多倫多等重要城市及周邊地區近5000萬人口受到影響,部
分經濟活動也出現停滯[4]。而這次停電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60多億美元。由美國和加拿大專家組成的聯合調查小組對北美發生的世紀大停電原因提出初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