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個路標: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2.1983年12月召開了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提出了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同步發展方針。
3.環境保護的“三大政策”:預防為主、誰污染誰治理、強化環境管理
4.環境保護的32字方針: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確立了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方針: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5.我國的環境管理基本政策歸納為三大政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污染者付費”政策,“強化環境管理”政策。
6.“三同時”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其防治污染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
7.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被認為是八項環境管理的龍頭制度。
8.法約爾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內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職能包括哪幾方面?
提出管理的14原則:1.勞動分工2.權利與責任3.紀律4.統一指揮5.統一領導6.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7.合理的酬報8.適當的集權和分權9.跳板原則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員穩定13.首創精神14.人員的團結。
管理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五大職能
9.管理的二重性:既有同生產力、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的自然屬性,又有同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相聯系的社會屬性。
1.按控制活動的性質劃分為防治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2.根據控制點位于整個活動過程中的位置分為預先、過程、事后控制
3.根據實施控制的來源分正式組織、群體、自我控制
4.根據控制信息的性質分反饋、前饋控制
5.根據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分直接、間接控制。
12控制原則
1.控制所涉及的范圍是十分廣泛。從總體上看,它既包括對人的控制,也包括對物的控制,這就增加了控制的復雜。
2.為了進行有效的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則1.公眾參與原則2.系統控制原則
3.一致與比較原則
4.預防性原則
5.例外與重點原則
6.靈活性原則
7.經濟合理原則
8.反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