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環境規劃概論
1.環境規劃的定義和發展歷程
環境規劃是人類為了使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而對自身活動和環境所作的時間和空間的合理安排
發展歷程:(1)孕育階段(1973—1980年)
(2)嘗試階段(1981—1990年)
(3)發展階段(1991—2000年)
(4)完善提高階段(2001—2005年)
(5)轉變約束階段(2006年至今)
第四章空間結構理論與功能區域
2.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指一定地域范圍內經濟要素的相對區位關系和分布形式,它是長期經濟發展過程中人類經濟活動和區位選擇的積累結果
3.城市空間結構:指各種經濟活動在城市內的空間分布狀態及空間組合形式
4.城市空間結構要素主要包括城市自然要素、城市物質要素、城市經濟要素、城市社會要素
5.環境功能區劃:對城市環境實現科學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它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不同地區在環境結構、環境狀態和使用功能上的差異,對區域進行合理的劃分
6.大氣環境功能區劃的原則:(1)劃分時應該充分利用現行行政區界或自然分界線(2)大氣環境功能區劃宜粗不宜移,嚴格限制三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