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第一單元試卷分析
一、試卷結構
本次六年級語文試卷由四部分構成:一、基礎知識,其中含(一)書寫要求結構均勻,筆畫端正。其目的在于查驗學生的書寫水平,引導學生今后重視書寫,規范書寫。(二)拼音,要求學生識別錯音,對學生今后重視字、詞學習,起了警示作用、引領作用。(三)標出正確讀音,對學生今后重視多音字詞學習,規范讀音,起了提醒。(四)補充詞語并說句話(五)按要求些句子,目的是促進學生從不同方位思維,運用語言文字構建了平臺。二,課文平臺,其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教材掌握的程度,對今后學生重視課本學習,靈活運用課本知識起了引導作用。三、閱讀是語文試卷的重點、難點部分,目的在提升學生閱讀、欣賞、感悟能力,對今后學生激發閱讀興趣,增強感悟,欣賞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起了引航作用。四、習作,其中兩個寫作平臺,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給學生抒發情感,重視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培養想象、聯想的能力。
二、總體評述
本次試卷含量豐盈,覆蓋面廣,難易適中,既覺耳目一新,又覺得不偏不怪,與時代同步,與生活吻合,貼近六年級學生實際,同時也充盈著新課標理念。角度靈活,手段新穎,乍看不難,但獲取高分又不易。題量適當,題型豐富。為激發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增強語文學習興趣,作了成功的嘗試與探索。為教師今后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素質,起了導航作用。
三、數據統計
參考人數470人,其中80分以上的有245人,優秀率為52.12%,60分以上的有465人,及格率占98.93 %。
四、學生答卷具體分析
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在基礎部分得分較高,失分較多的是選擇正確的讀音方面,在閱讀部分課內閱讀失分多得在《山中訪友》的作者一題上,失分較多,課外閱讀《雨》在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學生沒有能夠聯系文章來解釋,還有指出劃線句子分別屬于什么描寫方法,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寫成了修辭手法。寫作這一塊中,90%的學生能做到按要求認真書寫,層次清晰,寫出了真情實感,而且篇幅充盈。但也有10%學生,書寫潦草,隨意亂寫,而且寫的不足400字。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重視對學生規范書寫的指導與訓練。教師要多做示范,對學生的書寫多做糾正,可以開展書寫競賽活動,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規范書寫的習慣。
2、重視語言積累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利用班上的圖書角,廣泛收集圖書,在課余時間,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進行摘錄,寫題綱,談感受,做好讀書筆記,一個月查一次。把課堂的空間大部分留給學生,在朗朗的讀書中,議論感受,議論精彩,議論感悟,擴大閱讀量,提倡每半月,讀一本好書,寫一篇感言。
3、開展課外活動,充實語文課堂。鼓勵學生到旅游景點,聽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晚上看新聞,了解改革開放,了解國家大事,了解時代,了解前進中的國家與世界。開闊視野,豐富頭腦。
4、在下學期開展兩次美文欣賞,美文誦讀活動。發動學生人人參與,組中評,班上選,提高學生文學素養和發現生活美、語文美,夯實文化底蘊,提升語文理解、運用能力。
5、語文課堂要靈活多樣。在教學中,開展學生多交流、多活動。教師備課擴大含量,不僅僅是教材,也可接納利用報紙、新聞媒體,評述社會上的事,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為學生全面提升語文素質做好鋪墊、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