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地質作用:地質學將自然界引起地殼物質成分、結構、構造及地表形態等發生不斷改變和發展的各種作用成為地質作用。
2、地質營:引起地質作用的各種自然力稱為地質營力。
3、外力地質作用:有地球以外的能源引起。如太陽能和宇宙空間能,其中太陽能的輻射其主要作用。
4、內力地質作用:有地球內部能然引起的,主要的能然有地球的熱能、重力能以及地球自轉和轉速變化的動能。
5、構造運動:是由內力引起地殼或巖石圈物質的一種機械運動。有兩種表現形式水平運動和升降(垂直)運動。
6、風化殼:由巖石風化的殘積物和土壤構成的覆蓋在陸地上的不連續薄殼稱風化殼
7、古風化殼:風化殼若為后來沉積物所覆蓋。
二、問答題
1、簡述外力地質作用的類型。
答:海洋上的:海浪的地質作用、潮流的地質作用、濁流的地質作用
大陸上的:風的地質作用、地面流水的地質作用、地下水的的地質作用、冰川的地質作用、湖泊的地質作用、塊體的地質作用。
2、簡述內力地質作用的類型。
物理風化
答:○1風化作用化學風化
生物風化
機械搬運作用○3搬運作用化學搬運作用
生物搬運作用
機械沉積作用○4沉積作用化學沉積作用
生物沉積作用
膠結作用
○5成巖作用壓實作用
重結晶作
吹蝕(風)
磨蝕(地面流水、風等)
○2剝蝕作用潛蝕(地下水)
沖蝕(湖水、海水)
刨蝕(冰川)
3、簡述風化作用的主要類型。
答: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
(1)物理風化:
主要是在溫度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巖石在原地發生的機械破壞作用。它使巖石裂開或崩解,形成大小不等的碎塊(巖塊和巖屑),但其成分卻未發生顯著的變化。有以下幾種方式: 溫差風化 冰劈作用
鹽類的結晶與潮解 層裂或卸載作用
(2)化學風化:
水溶液與地表附近的巖石進行化學反應,使巖石逐漸分解的過程。
化學風化不僅使巖石遭到破壞,而且還使破壞產物的化學成分發生顯著變化,并形成一些新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