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際交流實施方案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下,開展校際交流是推動教育改革和
學校發展的需要,
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
是提高教師素質、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通過校際交流,可以搭建區域內教師互相學習的平臺,促進各校
不斷深化各自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
技能,更新教育觀念,自我完善,不斷發展。
一、開展校際交流的目的和意義
1.
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教師的
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
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
促進學校發展與辦學理念的落實,
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打造研
究型教師隊伍。
3.
促進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
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在教學中
遇到的問題。
4.
促進教育資源的整合和開發,
有利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逐步實
現教育均衡發展。
二、開展校際交流的范圍
平川區范圍內的所有學校;有條件時,
也可聯系白銀市三縣兩區的其他學校開展校際交流。
三、校際交流的具體內容
.1.
學校管理。
包括教學管理、教研管理、德育工作、檔案管理、后勤管理、制
度建設等。
2.
教研工作。
包括以說、聽、評課為主的常規教研工作,教研組活動的開展,
集體備課,課題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課程開發,學科競賽,教學論
文的撰寫,實驗課教學,第二課堂開展情況等。
3.
教育教學。
包括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集體備課、各科教學方法學習與交
流、作業批閱、差生轉化、成績檢測等
.4.
其他方面。
包括校園環境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綠色學校創建等。
四、校際交流的具體形式
.1.
參觀校園環境、圖書室、閱覽室、實
驗室、
體育器材室、
多媒體教室、
德育展室、
微機室等各類功能教室,
整體感知學校的管理情況。
2.
查閱檔案資料,包括教學、教研、德育、后勤等方面。
3.
聽取校長經驗介紹,了解學校管理特色。
4.
開展說、聽、評課活動,學習先進教學方法。
5.
就教育教學中的某一個問題以座談會的形式開展專題研討。
6.
在走出去的同時,
可以把其他學校的骨干教師請進來,
組織全校
教師聽課和評課,學習研討。
五、校際交流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王登譚副組長:鄭新峰、張蘭
芳、李建成、王仲才成員:劉備戰、劉彩霞、李國君、柴兵虎、陳金
祥、李宗芳、白彥革、高文國、王玉平。
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王仲才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校
際交流的具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