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多變的形狀補間動畫
執教者:北干初中王小麗
一、
教材分析
《多變的形狀補間動畫》是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十課的教學內容,
本課知識點較少,
主要通過制作標題文字變形的動畫效果,
掌握創建形狀
補間動畫的基本方法。
本課是在學生掌握動畫補間動畫的基礎上進行的教
學,如何讓學生聯系“動畫補間動畫的制作”學會創建形狀補間動畫,并
體會兩者的異同點,是本課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同時,
“分離”是本課
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理解分離的作用,掌握分離的方法。
二、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經過半學期的
Flash
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
Flash
基礎,
在學習本課之前,
已經學過動畫補間動畫的制作,
為形狀補間動畫的學習
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但由于一周只有一節課,
部分同學對于原先學過的內
容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遺忘,
需要進行復習溫故。
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
“分
離”這個概念,所以理解和學習起來也會有一定的難度。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
1
)通過制作文字形變動畫,學會分離的方法,理解分離的作用,掌握創
建形狀補間動畫的制作方法。
(
2
)在制作過程中,體會形狀補間動畫與動畫補間動畫的異同點。
2
、【過程與方法】
(
1
)通過聯系舊知自主探究,掌握創建形狀補間動畫的制作方法。
(
2
)通過自學課本,學會分離的方法,理解分離的作用。
3
、【情感態度與價值】
學生在制作父親節賀卡的過程中,感恩父親,能更加關心父親。
四、教學重點
:
創建形狀補間動畫。
五、教學難點:
理解分離的作用。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
由父親節話題引入課題——學習“多
變的形狀補間動畫”
制作一張父親節賀卡。
明確本節課任務。
復習舊知
1
、
播放一張完工的賀卡,
分析包含的補間
動畫,復習動畫補間動畫,了解形狀補間
動畫的特點。
2
、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一:在文件“賀卡”
中新建一個“太陽”圖層,在第
1
幀到第
30
幀之間,利用元件“太陽”制作太陽逐
漸升起并變大的動畫補間動畫。
復習原有知識點,新
舊知識銜接。
回顧動畫補間動畫的
制作步驟
新課教學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務二:新建
一個“變形”圖層,在第
30
幀到第
60
幀
之間,制作“橢圓”變“矩形”的形狀補
間動畫。
學法提示:
自學新知時,
我們可以尋找
與此新知識相似、
相關的內容,
觸類旁通,
進行嘗試。更重要的要發現、研究新舊知
識的不同點。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
識經驗進行自主探究。
(對學生學習新知識進
行學法指導,展現我區近
年來開展“教學生學”的
教學理念。)
知識提升
1
、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三:在“變形”
圖層的第
60
幀到第
90
幀之間制作由“矩
形”逐漸變成“文字”的形狀補間動畫,
這里的文字請輸入你想對爸爸說的一句
話。
2
、
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學法
提示:當我們已有經驗無法解決問題時,
可以尋找相關資料。
查找前要明確你要找什么
遇到了什么問題
問題可能出在哪里
3
、成功的學生展示制作過程。
4
、
產生疑問:
是不是形狀補間動畫的
每個對象都要進行分離?并且都要分離兩
次?如何判斷已經分離好了?
5
、帶著疑問完成任務四:在“變形”
圖層的第
90
幀到第
120
幀之間制作由
“文
字”逐漸變成“元件”的形狀補間動畫。
(元件可從庫中自選)
引導學生當已有經驗
無法解決問題時可以利
用資料自學。
教學生自學書本的方
法。(教學不僅僅需要教
知識,還要教方法。)
探究當對象由文字變
成元件時,如何制作形狀
補間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