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學習的龍湖物業服務細節
龍湖
聽說過龍湖的許多樓盤,也參加了龍湖的招聘會,但是一直沒有深深地去了解他,雖然知道公司的
文化氛圍發理念相當不錯,但是一直認為公司和老一輩的革命家有聯系的緣故,才能發展到這個水
平。今天,我仔細看了許多資料后,我不得不承認我觀念上的巨大錯誤,龍湖,沒有象保利一樣,
靠著高端的產品,謀取暴利,而是執著得用
“
善待你一生
”
的經營理念,成為我心目中最值得敬佩的
企業!
房產界的名人,一個極具智慧的企業家,同樣是中國第一的房地產企業
BOSS
的王石能用
“
可
怕
”
來形容這個企業的原因,有以下
10
條:
1
,我的鞋被人動了!
江湖相傳:當年王石率一行人造訪龍湖的樣板間,脫下皮鞋放置門口。當王石一行人行色匆匆
參觀完畢回到門口,發現那雙皮鞋已經調轉方向,鞋頭朝外正好適宜穿著。顯然鞋子是有人刻意動
過了,王石頓時心生寒意,遂感到龍湖這家企業在細節上的可怕之處。
2
,水晶酈城里的
“
擋風墻
”
2005
年新周刊重慶特刊《第
N
城》,大篇幅提及龍湖及龍民,更將龍湖譽為重慶
“
居住生活
的時尚導師
”
。而當《地產商》記者親身來到水晶酈城之時,也感嘆新周刊所言的確不虛。且不說
現代極簡主義的高層低密度建筑,草多樹少、層次分明景觀過渡,單說中庭花園一排環狀的玻璃幕
墻。起初記者以為是裝飾小品,但事后得知,這是在冬季專為老年人設置的
“
擋風墻
”
。在龍湖,如
此細膩的人文意識已經深入了景觀細節。
3
,軟環境
——
鞋套、耳麥、路燈
在高檔小區內夜晚是寧靜的,通常情況下最大的干擾不是汽車發動機,也不是孩子的啼哭,而
是保安巡邏的腳步聲和對講機的囂叫聲,甚至是社區內過于明亮的路燈。在龍湖的別墅區,你絕對
不會因為諸如此類的干擾而無法入眠,因為他們的保安深夜巡邏必須穿上鞋套,而對講機也換成耳
麥對講系統,晚
11
點以后路燈一率調暗
30%
。
4
,最好的物業管理是看不見的
曾有一位龍民發問龍湖物管,為什么從來感覺不到物業服務的痕跡,既看不到清潔工打掃小區
的身影,也聽不到清潔工掃地的聲音。而龍湖的物管這樣回答業主:
“
最好的物業服務,就是您看
不見的物業服務。
”
龍湖的清潔工總是在業主早上離家之后才開始打掃,為的是不干擾業主的生活,
而在清晨進行的擦拭工作,清潔工通常會在桶里放上一大塊棉布,同樣為的是減小噪音,不至于吵
醒業主。
5
,思君不見下渝洲
龍湖進入成都之后,苦于成都購房者無法距離了解龍湖企業和他們的作品,
“
思君不見下渝州
”
應運而生,現在已儼然龍湖地產的品牌活動。從
2005
年
12
月
24
日那天,
“
思君不見下渝州
”
拉
開了序幕。共有數以千計的意向客戶造訪重慶。
就是這樣一項完全由企業自掏腰包的活動,也會在旅途中充斥著這樣那樣不愉快的旁枝末節。
有時候客戶會因為前后車座的優劣讓工作人員前后為難,更有客戶會拿走下榻酒店內的洗衣袋
……
種種不愉快的事件,讓這場免費的觀光充斥著陰霾。然而,活動結束以后公司立即召開特別會議,
并把這些事件寫進案例,找到對客戶們最為溫文爾雅的處理方式。就是一樣種態度,讓客戶團發出
了由衷的感慨,并希望在成為成都
“
龍民
”
。
6
,藝術家:理想與生活的重疊
一位職業畫家,一個向往上海的人,卻認定重慶是個聚集人氣的地方。幾個月前付榆翔搬到了
龍湖水晶酈城,只因作為藝術家的他更加喜歡那里現代化的建筑風格和疏朗的園林設計。
很難說清,是水晶酈城特例獨行的氣質兼容了這位藝術家,還是這位藝術家為水晶酈城的生活
方式添注了新解:
最后他在一個遮陽蓬下,
用一個咖啡桌和幾把椅子圍合成了一個朋友小聚的場所,
又在另一棟樓里租了一套同樣大小的房子作為他的工作室。最后,這位藝術家躁動的理想和愜意的
生活在這里得以完美的重疊。
7
,我記得你的模樣
重慶的夏日酷熱難當。一位龍湖的業主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到社區內的游泳池消暑納涼,傍晚十
分一家人慢慢悠悠回家,
路過一處門崗時,門崗隊員特意問道:
“
噫,
小朋友,你的水槍呢?
”
這時,
業主才恍然大悟孩子的水槍玩得太高興忘記帶走,立馬跑回游泳池找回了水槍,當然這只是小事一
件。
事后,這位業主很詫異地問小伙子:
“
每天都有不少業主進進出出,你怎么記得我家小孩出門
帶沒帶手槍呢。
”
而那位門崗隊員回答:
“
以前常有小朋友忘記帶回玩具的情況,所以對出門的業主
我都特別留意。那天你家小孩出去時,我記得他是帶了水槍的。
”
這時,這位業主更加驚詫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