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環境規劃與管理概述
1 P.19 1
什么是環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內涵?
答:環境管理是對損害人類自然環境質量的人的活動(特別是損害大氣、水和陸地外貌的質量的人的活動)施加影響。環境管理的內涵是規范和限制人類的觀念和行為。
2 P.19 2
什么是環境規劃,如何理解其內涵?
答:環境規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環境管理的首要職能,是環境決策在時間、空間上的具體安排,是規劃管理者對一定時期內環境保護目標和措施作出的具體規定,是一種帶有指令性的環境保護方案,其目的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使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環境規劃的實質是一種克服人類經濟社會活動和環境保護活動盲目和主觀隨意性的科學決策活動。
3 P.19 3
簡述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的關系。
答:規劃職能是環境管理的首要職能。環境目標是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環境規劃與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論基礎。
4 P.19 8
簡述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任務。
答:
環境管理的基本任務應該是:轉變人類社會的基本觀念和調整人類社會的行為。文化決定著人類的行為,只有轉變了過去那種視環境為征服對象的文化,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環境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環境文化的建設是環境規劃與管理的一項長期的根本的任務。人類的社會行為分為政府行為、市場行為和公眾行為三種。這三種行為都可能會對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調整人類社會行為,提倡環境友好型行為是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任務。
5 P.19 10
說明環境規劃與管理的主要內容,并歸納本書的基本框架。
答:
1 環境規劃的內容
(1)環境規劃的基本內容:包括環境規劃的原則和程序、環境目標和指標體系、環境評價和預測、環境功能區劃、環境規劃方案的設計和比較以及環境規劃的實施。
(2)流域水環境規劃:包括水環境功能區劃、水環境容量和水環境保護目標、水環境質量目標、流域水環境控制規劃等。
(3)城市環境規劃:包括城市大氣污染控制規劃、城市水環境規劃、固體廢物規劃管理、噪聲污染控制規劃等。
(4)生態環境規劃:包括城市生態規劃、生態產業園規劃、生態規劃方法等。
2 環境管理的內容
(1)環境管理模式:包括末端控制為基礎的傳統環境管理模式、污染預防為基礎的環境管